
温州一小区近50辆车被淹 暴雨致车库成“水库”!9月20日晚,温州苍南、龙港、平阳等地突降暴雨,导致多地出现积水。平阳县昆阳镇雅河人家小区在这次暴雨中尤为严重,地下车库短时间内变成“水库”,四五十辆轿车被淹。

9月22日中午,几辆刚从地库捞出的轿车裹满黄泥,歪斜地停在路边。通往地下车库的斜坡入口一片狼藉,泥泞混杂着垃圾。房屋墙体上清晰可见近2米高的水痕标记,显示积水曾达到的高度。此时,车库内部仍有少量积水。救援车辆进进出出,陆续将被淹车辆打捞出来。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该小区设置大灾理赔服务点,方便业主现场咨询理赔服务。工作人员透露,上午已有五六位投保车损险的业主前来登记。“能走保险算不幸中的万幸。”一位满面愁容的业主说道。

车库的排水过程充满波折。平阳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忆,9月21日上午,他们开着两辆排水车携带四台抽水泵赶到现场。当时车库积水还是满的,抽掉50厘米水深后,就卡住了。多辆业主的车辆堵在车库出入口,抽水泵进不去,无法开展排水工作。直至深夜12点,这“地下水库”才算基本抽干。

不少业主认为车库被淹与小区物业服务公司的工作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一位等待拖车的女业主情绪激动,她刚买一年的宝马新车如今成了“泡水车”。业主质疑小区的物业服务公司工作懈怠、应急处置能力差。去年台风来袭时,物业曾挨家挨户电话通知挪车,而这次仅于9月20日18时许在业主群里发了一条提醒:清理露台顶楼杂物以防堵塞下水口。之后再无针对车库防汛的专项预警。

当晚9时许,有业主在群内发出车库开始进水的视频,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一位损失了两辆车的女业主懊悔不已。当晚她试图冒险挪车时,车库水已漫过脚踝。然而,车库出口被一辆业主拒绝挪动的车和物业堆放的防汛沙袋堵住。无奈之下,她将车停在了入口斜坡上。没想到没过多久,水位暴涨,一切为时已晚。

面对业主的怒火,雅河人家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陈先生表示有苦难言。他将这场灾难主要归咎于“天灾”:小区紧邻九凰山及隧道口,周边就是东门河。地势低洼的地下车库本就低于河道驳岸。暴雨如注、山洪倾泻、河水倒灌,很快就淹没了车库。据了解,其中14辆没有投保车损险。
陈先生承认前期防汛预案存在松懈,“确实没想到雨会这么大、这么猛”。他解释,平阳暴雨红色预警在9月20日晚8时57分才发布,留给物业的反应时间极其有限。预警一到,所有人员便投入抢险:第一时间断电、求助公安消防、在车库入口堆起七八十厘米高的沙袋墙。“以前台风暴雨,这样处理都有效,这次水涨得太快了!”当晚10时左右,车库已完全沦陷。他还提到,物业与小区的前期服务合同已于三个月前到期,目前正值新老业委会交接的“空窗期”,管理混乱。“过去五年,停车费都是业委会收,物业一分没拿。”尽管如此,他承诺“在岗一天尽责一天”,物业一直在全力善后:联系保险公司定损、组织三支救援队伍排水,目前正在努力恢复小区水电供应。
对于众多未投保车损险、理赔无门的业主而言,追责与赔偿成为心头最大的石块。浙江六和(温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柯展律师对此进行了专业解读。根据《民法典》及《物业管理条例》,物业负有维护区域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人身财产安全的法定义务与合同义务。具体到本案:基于小区低洼地势及以往台风天电话通知的经验,物业本应预见暴雨导致车库积水的风险,却未及时发布针对性预警、未在积水初现时有效组织移车、未疏通救援通道。即便预警发布较迟、部分业主移车不及时可作为减责因素,但其防汛预警、应急处置及安全保障义务履行不到位还是明显的。
不可抗力非万能盾牌。即便暴雨本身可归为不可抗力,物业也负有及时通知、采取合理措施止损(如更高效组织排水、清障)的义务,未能履行这些义务则不能完全免责。
合同到期不等于责任解除。物业虽称服务合同已到期,但无法证明服务已终止或被其他物业取代,且事实上仍在提供必要服务(如抢险),故物业服务合同关系持续存在。合同到期本身不影响其在此期间应承担的责任。此外,停车费归属不等于管理责任转移,物业对车库的防汛管理等职责,来源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是基本的管理服务内容,与是否收取停车费无直接关联。停车费收益归属业主委员会,并不能免除物业基于合同关系对车库应尽的管理维护责任。
如业主有为受损车辆投保了机动车损失保险的,可向保险公司申报理赔,保险公司应及时核定损失并履行赔付义务。如业主未投保或保险不足以覆盖损失,则可直接以侵权或违约为由起诉物业公司,要求其按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需注意的是,业主自身若存在如收到预警后未及时转移车辆等过失的,也应依法减轻责任方的赔偿义务。
综上所述,物业服务公司应对本次业主车损承担责任,但责任范围需结合其过错程度及业主自身过错等客观因素综合认定。
蚂蚁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